close

網友發問多花3萬安裝充電樁管線划算嗎?(圖片來源/ TVBS)
網友發問多花3萬安裝充電樁管線划算嗎?(圖片來源/ TVBS)

全球各大車廠都逐漸邁向電氣化,這也讓民生配套需求出現變化,新成屋也會有安裝充電樁的需求。臉書買房社團上有網友發問,買預售屋如果需要充電樁建商開價要多3萬元是否合理?沒想到引來大批網友回覆,「3萬能裝值得,交屋後管委會不一定讓你裝」、「我也希望我家社區的管委會可以讓我花3萬裝」、「這價錢不合理,因為以後自己裝都不止這價錢」。

網友發問該不該加價3萬裝設充電樁管線,被眾網友勸進。(圖片來源/ 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A你的Q)》)
網友發問該不該加價3萬裝設充電樁管線,被眾網友勸進。(圖片來源/ 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A你的Q)》)

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A你的Q)》上發問,表示購買預售屋,建商表示如果停車位要加裝充電樁需要加價3萬元,想知道這樣的收費跟交屋後自行拉線安裝哪個比較划算?網友紛紛表示趕快裝,「超划算」、「現在不裝,以後要裝還要經過管委會,會很麻煩」、「現在多3萬,以後你的車格價值絕對多加10萬。」、「我也希望我家社區的管委會可以讓我花3萬裝!。

根據網友的回覆,看來有不少電動車主面對到社區管委會不給停車位加裝充電樁的問題。先前在新竹一名林姓電動車主,在未經管委會同意於社區個人車位安裝充電樁,被管委會以擔心充電樁品質不良或裝設出問題恐引發電線走火反對安裝,雙方鬧上法院,法官判林姓車主得拆除充電樁、管線。

內政部修法,108年7月1日以後的新建案都需要為停車位預留充電裝置空間。(圖片來源/ TVBS)
內政部修法,108年7月1日以後的新建案都需要為停車位預留充電裝置空間。(圖片來源/ TVBS)

住家的充電樁普及率絕對跟電動車能見度息息相關,內政部通過《建築技術規則》第62條第4點,自108年7月1日後的新建案,「停車空間應依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預留供電動車輛充電相關設備及裝置之裝設空間,並便利行動不變者使用。」因此在這個時間點過後的新建案,按照法規都將預留充電樁空間。

更多 TVBS 報導
特斯拉70萬入門電動車成型? 網傳年底開始測試生產
電動車電沒用完未來還能賣錢! 台電推出V2G「雙向」充電樁
楊乃文與Porsche一拍即合 駕駛Taycan挑戰自我
BMW第一輛純電安全車i4 M50本月現身 領跑到一半沒電會不會尷尬?


買賣房屋動輒千萬,若交易過程稍有閃失,損失常難以估計,而近年市場興盛的價金履約保證,就是保障交易的重要手段,據業者觀察,近年民眾接受度雖有增加,但仍有不少民眾因忽略履保而造成「房財兩失」的案例;專家也呼籲,千萬別挑戰人性!尤其不動產金額龐大,有心人常藉此牟利,而履約保證就是確保買賣雙方都能順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591資訊

圖/使用履約保證,有助增加交易安全。

│想要銀貨兩訖 用履保才安心

擁有多年辦理履保經驗,金門地政士事務所所長、全聯會副執行長蕭琪琳便表示,履保目前在「預售屋」及「成屋」市場都有,消費者可以將之視為房產交易的「防火牆」,若以成屋市場為例,便是透過第三方如建經公司、銀行把關,確保最終賣方拿得到賣房子的錢,買方能取得房屋所有權,彼此都能安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而當前市面上的成屋履保系統,大致可分為銀行專門建築經理公司業者(房仲)與銀行合資成立的建經公司等三大類,當中三個系統除了收費不同,對帳戶管理也有所差異,舉例來說,與銀行合資成立的建經公司,承作的履保專戶通常會進行信託,若有他人想要挪用帳戶款項,必須經買賣雙方同意,或依照契約才能放行。此外,蕭琪琳也提醒,若民眾未來打算買賣房屋,無論選擇自行成交,還是透過房仲居間,在辦理履約保證時,都要切記下列四大點,才能在確保自己權益無損之虞,順利完成交易。

一、自行申辦履保?

而目前坊間履保案件,多是民眾委託房仲成交一併辦理,倘若民眾想自行申辦,其實並不困難;蕭琪琳解釋,民眾可以透過委託地政士辦理,或在簽約當下向對方提出要申辦,此時地政士就會拿出專門的履保合約供雙方簽名,之後建經公司也會以線上查詢、簡訊通知等方式,讓消費者隨時掌握專戶的明細和金額。

但他也提醒,並非所有地政士都有承作履保,尤其是部分建經公司考量交易安全,只接受特約地政士,這點民眾需事前做好功課。

二、履保專戶信託

再者,無論是透過房仲或自行辦理,所屬的履保專戶必需要信託,確保「專款專用」,尤其消費者收到履保合約的當下,切記要詳讀契約書上所載條文,或是請地政士提出信託專戶的證明文件,不然有些未經信託的專戶,雖然冠上履保名號,但實際上卻是一般帳戶,萬一對方內部管理失當,帳戶恐有受人盜用風險,這點民眾要特別留意。

三、收費是否合理

目前市場履保費用,皆以房屋成交總價的萬分之2~6為基準,各家規定略有不同,假使民眾在簽約時,試算後發現實際費用超過上述範圍,最好先向地政士或該建經公司確認後再行付款;同時,若無特別約定,原則上費用就視為買賣雙方共同分攤;舉例來說,若是一間成交總價1千萬的房子,申請作履保的費用約2至6千元,由買賣各自出一半,佔交易費用比例並不高。

四、選擇履保品牌

由於各家建經公司規定不同,一般消費者難以辨別,加上面對連鎖房仲品牌所屬的履約保證品牌時,導致消費者並無過多選擇;對此,中信房屋企劃行銷部副理江龍名表示,不管是透過房仲或是自行成交,消費者都有權利指定別家建經公司,若有業者強硬要求必須用指定建經公司,只要消費者間達成共識,也能選擇拒買或選擇其他建經公司服務。

591資訊

│不辦履保會怎樣? 房仲:小心賠了夫人又折兵

此外,由於辦理履保,必須額外支付一筆帳戶費用,加上在交易完成前,賣方不能先動用款項,因此仍有少部分消費者不願使用;江龍名表示,據他觀察,隨著交易糾紛頻傳,近年民眾接受度已逐年攀升,倘若民眾真的不願使用履保,日後若價款發生爭議,就不能要求第三方如建經公司負責,必須自己向對方求償,萬一和解不成進入訴訟,過程耗時又耗力,最後恐賠了夫人又折兵。

Tips:
目前市面上履約保證種類繁多,但大多可歸納於「預售屋」及「成屋」兩大類,其中預售屋就包含「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之保證」、「同業連帶擔保」及「公會辦理連帶保證協定」五種履約保證;而目前預售屋履保比重最大的則是「同業連帶擔保」,其優點在於建商申請容易,缺點則是連帶保證者多為關係企業,加上法令並未規範接續保障的措施,若原有建商出問題,極可能產生骨牌效應,使民眾求償無門。

至於成屋的履約保證,大略可分為「價金履約保證」、「價金信託管理」兩大類,前者常見於建經公司,主要重心在於買賣雙方對價金管理,包括各階段款項動支的權益保障,因此消費者掌控度較低;而後者則是多屬銀行等金融機構所推動的金融性商品,只用於價金的保管上,民眾對價金掌握度較高,舉例來說,若消費者使用銀行提供的「價金信託管理」,當買賣發生爭議時,金融機構並不會介入其中,只能靜待買賣雙方自行協調或訴訟。

591資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djnnserlefmc 的頭像
    wdjnnserlefmc

    黃嘉誠機車的生活日誌

    wdjnnserlef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